中國特色環境保護新道路的哲學思考
馬克思主義哲學是唯一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我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強大思想武器。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原理來思考和分析中國特色環境保護新道路,將會進一步廓清我們對這條道路的認識,從而更自覺地在實踐中探索它、發展它。本文對此進行一個嘗試。一、中國特色環境保護新道路是實踐和理論的有機統一
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原理告訴我們,人類的認識遵循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辯證規律。進一步說,人類的認識是隨著社會實踐不斷由低級到高級,由淺入深,由片面到更多方面地發展的。中國特色環境保護新道路就是在中國環境保護實踐、認識的辯證發展的具體過程中,不斷從實踐到認識、再從認識到實踐,循環往復,每一次循環都比較地進到了高一級的程度,從而我們對環境保護規律的認識更加全面、更加深刻。因此,中國特色環境保護新道路是中國特色環境保護實踐和理論具體的歷史的有機統一。
1、辯證唯物主義認為,物質是第一性的,意識是第二性的,意識依賴物質。同時意識對物質并不是消極被動,它一經產生,就對物質發揮積極的能動作用,這種作用是通過認識對實踐的指導來實現的。黨和國家對環境保護的認識對我國環境保護實踐發揮了重要作用。
改革開放前,周恩來總理等老一代革命家就已開始注意環境問題,為發展中國環境保護事業打下了基礎。改革開放后,鄧小平同志非常重視綠化造林和保護自然環境問題,強調自然環境保護很重要。他主政時期,20世紀70年代末就通過了我國第一部環境保護法,隨后80年代初把環境保護確立為一項基本國策,對環境保護事業發展影響深遠。江澤民同志主持中央工作以后,陸續提出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必須正確處理經濟建設與人口、資源、環境的關系,保護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等論斷,這些重要論斷指導并促進了我國環境保護不斷發展。進入新世紀,特別是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提出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以來,我國環境保護工作和實踐面貌煥然一新。在黨的十七大上胡錦濤同志又提出建設生態文明的新要求。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寫入了十七大通過的新黨章。這些都標志著環境保護作為基本國策已成為全黨意志,環境保護進入了國家政治經濟社會生活的主干線、主戰場、大舞臺。上述黨和國家對環境保護事業的認識,有力地推動了我國環境保護實踐的發展。
2、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實踐是認識的來源和動力,是檢驗認識真理性的標準,是認識的目的。我國環境保護事業歷經30多年、幾代人的艱苦奮斗,從無到有、逐步發展,具有了比較豐富的實踐,中國特色環境保護新道路是對這些實踐經驗的升華。
1973年第一次全國環保會議提出了三十二字方針、20世紀80年代明確提出三大政策體系、20世紀90年代又提出污染防治和生態保護并重等思想和行動都是那個時期環境保護實踐的認識成果。“十一五”以來,我國環境保護事業確立了全面推進、重點突破的工作思路,提出從國家宏觀戰略層面解決環境問題,從再生產全過程制定環境經濟政策,讓不堪重負的江河湖海休養生息,努力促進環境與經濟的高度融合,環境保護顯示了新氣象,這些實踐有待升華為新的認識。
唯物辯證法承認兩點論,反對一點論,認為分析事物要一分為二,要從正反兩個方面看,不能僅僅從正面或者反面做分析,否則就片面了。必須承認,30多年來我國環境保護還處于邊治理邊污染的狀況,一些地方甚至重蹈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轍,特別是發生了沱江污染、松花江水污染、無錫太湖藍藻暴發等重大污染事件,十七大報告也指出我國面臨“經濟增長的資源環境代價過大”的突出問題。中國特色環境保護新道路正是我國環境保護事業30多年來正反兩方面實踐和認識的升華,目的是更好地促進我國環境保護事業大發展。
3、歷史唯物主義認為,作為社會物質生產過程的社會存在決定社會精神生活的社會意識,社會意識反映社會存在。環境問題是一定階段社會物質生產過程的產物,是一種社會客觀存在,對環境問題的認識也必然隨著環境問題這個社會客觀存在的變化而發展。
我國環境客觀形勢的現實表明,原來的道路、舊的范式越來越不適應環境形勢發展的客觀實際,中國特色環境保護新道路就是環境客觀形勢不斷嚴峻下的社會意識發展,屬于新的范式。
環境保護在取得了很大成績的同時,我國環境形勢依然十分嚴峻。一是2008年我國地表水746個國控斷面,Ⅰ到Ⅲ類水的比例為47.7%,Ⅴ類或劣Ⅴ類水占23%。二是大氣污染嚴重,城市空氣質量優良率天數沒有很大的提高。可吸入顆粒物成為城市空氣的主要污染物。全國酸雨面積已擴大到150萬平方公里。三是固體廢物、噪聲污染有增無減,電子垃圾的高峰已經來臨。四是農村環境面臨千家萬戶的污水排放、垃圾收集和處理、農業面源污染和畜禽養殖污染等問題,令人堪憂。五是水土流失、沙化等生態破壞仍然嚴重。六是傳統的環境問題尚未解決,新的環境問題接踵而至。土壤污染問題日益凸顯。這些日益突出的作為社會客觀現實存在的環境問題,必然會引發我們對產生這些環境問題的反思。新的社會存在要求新的社會意識反映。只有超越對這些環境問題的以往認識,才能更好地解決問題。實質上,中國特色環境保護新道路就是對我國十分嚴峻的環境形勢這種社會客觀存在的能動反映和認識發展。
二、中國特色環境保護新道路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基本要求
辯證唯物主義認為,世界是物質的,物質決定意識,意識能動地作用于物質。物質世界是普遍聯系和永恒發展著的,事物運動發展是有規律的。唯物辯證法包括了聯系和發展兩大原則,對立統一、質量互變、否定之否定三大規律,以及本質與現象、內容與形式、原因和結果等基本范疇。其中對立統一規律是唯物辯證法最根本的規律,是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辯證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和規律為認識和發展中國特色環境保護新道路提供了思想基礎,開拓新道路提供了根本指南。中國特色環境保護新道路的實踐進一步證實了辯證唯物主義的真理性。
1、辯證唯物論的對立統一規律認為,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關系就是共性和個性、絕對和相對的關系,共性只能存在于個性之中,個性離不開共性,個性也有自己的特點。科學發展觀與環境保護歷史性轉變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辯證關系。只有把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個性結合起來,具體說就是把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推動歷史性轉變相結合起來,才能更好地推動中國環境保護事業發展。
科學發展觀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具有普遍性、共性,它是無條件的,因而是絕對的。科學發展觀作為黨的三代中央領導集體關于發展的重要思想的繼承和發展,是馬克思主義關于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是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導方針,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和貫徹的重大戰略思想。
歷史性轉變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具有特殊性、個性,它是有條件的,因而是相對的。第六次全國環境保護大會確定了歷史性轉變思想。溫家寶總理在這次環保大會上提出了“三個轉變”:一是從重經濟增長輕環境保護轉變為保護環境與經濟增長并重,在保護環境中求發展。二是從環境保護滯后于經濟發展轉變為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同步,努力做到不欠新賬,多還舊賬,改變先污染后治理、邊治理邊破壞的狀況。三是從主要用行政辦法保護環境轉變為綜合運用法律、經濟、技術和必要的行政辦法解決環境問題,自覺遵循經濟規律和自然規律,提高環境保護工作水平。“同步、并重、綜合”這“三個轉變”具有戰略性、全局性和方向性,成為我國環境保護的歷史性轉變。它是環境保護領域中實踐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的結合點和著力點,是環境保護領域具體化了的科學發展觀。
歷史性轉變不是畢其功于一役,是一個相當長的矛盾、轉變,再矛盾、再轉變的過程。因此,歷史性轉變指導下的中國特色環境保護新道路就呈現了長期性、階段性、針對性和艱巨性的鮮明特點。長期性表現在兩方面:一方面,從客觀上講,當前我國環境形勢十分嚴峻,解決起來不可能一蹴而就;另一方面,從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角度看,對復雜問題的認識,往往要經過實踐和認識的多次反復,甚至曲折反復,需要一個相當長的過程,才能逐步達到主觀和客觀的統一。解決復雜問題也需要一個過程。認識問題和解決問題就是實踐論的范疇了。因此我們要按照實踐永無止境的要求,堅持繼承與創新,一代接一代環保人堅持不懈地探索下去。階段性就是要根據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中的不同特征,找到特定階段的突出問題,及時調整探索重點。針對性就是要敢于面對錯綜復雜的局面,善于抓住主要矛盾,采取有的放矢的措施。艱巨性就是要充分認識解決我國壓縮型、結構型、復合型環境問題的難度,不為任何困難所惑,不為任何風險所懼,始終保持清醒頭腦,努力在實踐中探索,在探索中實踐。
概言之,科學發展觀的普遍性、共性存在于歷史性轉變的特殊性、個性之中,歷史性轉變體現科學發展觀的普遍性、共性。歷史性轉變也具有自身的特點,這就是對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關系的根本性調整,是環境保護根本方式的轉變。就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這對矛盾來說,歷史性轉變是在一定條件下,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這對矛盾地位的改變,此消彼長,既斗爭又轉化。我們必須把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推動歷史性轉變相結合起來,才能更好地推動中國特色環境保護新道路的發展。
2、辯證唯物論的對立統一規律也認為,矛盾的基本屬性是既對立又同一。一切矛盾著的事物,互相聯系著,共同處于一個統一體中,在一定條件下互相轉化。科學發展本質上是經濟、環境保護、資源的對立統一體,不能絕對地把環境保護、資源、經濟發展三者靜止地、機械地對立起來,在一定條件下它們相互貫通、相互影響,可以實現良性發展。
發展在某種意義上就是燃燒。燒掉的是資源,留下的是污染,產生的是GDP。科學發展就是燒掉的資源越少越好,產生的污染越小越好,最好是零排放。前者是“資源節約”,后者是“環境友好”,總括起來就是又好又快。實際上,環境保護、資源和經濟發展是互相聯系、互相作用、互相依賴、互相貫通的矛盾統一體。正如矛盾著的事物在一定條件可以轉化一樣,我們不能絕對地把環境保護、資源、經濟發展三者所形成的矛盾統一體機械地對立起來,這個矛盾統一體在一定條件下,這個一定條件就是協調環境與經濟關系,可以互相轉化、互相貫通,向良性發展。燒掉的資源少,留下的污染小,GDP能搞多少算多少,搞得快比搞得慢好,搞得代價小比代價大好,這就是良性發展,就是科學發展,也是又好又快地發展。
3、唯物辯證法是關于聯系和發展的科學,認為事物是普遍聯系和永恒發展的。普遍聯系是事物固有的辯證本性,這是客觀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而且任何事物只有在一定的聯系中才能存在和發展。環境保護作為物質世界的事物,具有普遍聯系的本性,這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環境保護只有在一定的聯系中才能存在和發展。
從普遍聯系的觀點看,環境保護不僅存在與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方面普遍聯系,也存在環境治理過程中,中央與地方、各部門之間的多層次聯系,以及水體、大氣、土壤、固廢等各項治理工程和管理工作之間的復雜聯系。因此環境保護是一個多層次、多維度、多因素、非線性的復雜問題。它絕不是簡單的污染防治問題,應該說它本質上是一個發展方式問題、經濟結構問題和消費方式問題。其中最重要的聯系是環境與經濟關系,兩者相互關聯、相互呼應、相互影響。環境保護是經濟發展的應有之義,離開經濟發展談環境保護那是緣木求魚。一部環境保護發展的歷史就是一部經濟發展的歷史。正確的經濟政策就是正確的環境保護政策,正確的環境保護政策也是正確的經濟政策。我們過去幾十年的教訓就是,把經濟與環境保護搞成兩張皮,聯系不到一塊,機械地把環境保護放在經濟發展的對立面,這樣推進環境保護工作的難度就很大。
就普遍聯系的觀點看,本質和現象是揭示事物內部聯系和外部表現的一對哲學范疇,認識事物不能停留在表面現象,而必須透過現象,把握本質。十七大報告提出粗放型增長方式尚未根本改變,要大力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認識到粗放型增長方式這個現象是解決資源環境代價過大問題的必要前提,但還遠遠不夠,不能停留在對現象的認識上。我們都知道金剛石、石墨這兩種物質,它們都是由碳原子構成的,表象相同,一個是世界上無色透明天然最硬的物質,一個是世界上有色不透明最軟的物質之一,關鍵是它們內部分子結構的性質不同,一個是碳原子呈層狀排列結構,一個是碳原子呈空間連續的骨架結構,結構的性質決定不同的功能,顯現出不同的現象。要真想改變它們的物質性能必須改變結構性質,而改變結構性質,需要高溫高壓外加催化劑那樣的外界條件才能由石墨變金剛石。
改變粗放型增長方式看起來主要是提高環境門檻,制定嚴格的環境經濟政策,加強綜合執法力度等等,本質上是調整經濟結構,是改變經濟結構性質,實現經濟與環境高度融合,使環境保護不再是經濟發展的排斥因素。如果僅僅只注意到了提高環境門檻這些現象,認識不到調整經濟結構才是本質,就沒有很好地掌握現象和本質的辯證關系,最終也抓不住關鍵,不知道從哪方面下大力氣解決問題。調整經濟結構,改變經濟結構性質,關鍵是力度大小,必須有一個強大的外力才行,就像石墨結構向金剛石結構轉化需要苛刻的外界條件那樣。一般性的措施不行,很難奏效。現在看,世界金融危機這個強大的外力,給我們調整經濟結構帶來了良好機遇,壞事可以變好。
4、唯物辯證法認為,內因是變化的根據,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外因通過內因而起作用。我國環境保護事業要立足自身、立足國情這個內因,學習和借鑒國際環境保護領域的經驗和做法,以我為主,為我所用。
中國特色環保新道路最根本上是中國所處發展階段、中國國情與環境保護實際相結合這個內因促成的,是內因在發揮作用。國際環境保護領域經驗和做法這個外因只有通過吸收這個環節為內因提供變化條件,加速甚至延緩內因的發展和變化,具體看就是我國環境保護事業曾吸收過許多國際環保的有益做法和理念,促進了環保事業發展,今后仍要堅持這樣做下去。堅持內因決定論的唯物辯證法原理,我國環境保護事業發展必須一要立足自身,二要立足國情。立足自身就是中國環境保護事業發展的立足點在于依靠自身的實踐發展和理論進步,立足于中國環境保護自身的實踐與認識,不斷總結這些實踐和認識的內在規律,結合中國具體的國情吸收外部的成功經驗,不斷開拓和探索中國特色環境保護新道路。立足國情就是側重于思考我們是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華民族具有多民族的幾千年處理人與自然關系的智慧和文明,國家當前正面對生態環境脆弱、人口多、發展方式粗放、處于快速工業化的進程中,要立足這些基本國情,推進中國環境保護新道路建設。
西方發達國家走過了先污染后治理、以犧牲環境換取經濟增長的老路,對這條老路造成的環境危害,甚至無法彌補的損失,曾進行過批判和反思,對它們的環境問題也實踐出了比較有效的做法:一是采取嚴厲的環境保護措施。二是建設完善的環境基礎設施。三是加快調整產業結構。四是實行符合國家經濟大局的政策法規標準體系。發達國家的這些有益嘗試為中國特色環境保護新道路發展提供了一定的外部條件。因為這些做法是人類文明共同的成果,人類為此付出過慘痛的代價。譬如震驚世界的20世紀40年代初美國洛杉磯煙霧事件、1952年英國倫敦煙霧、1953年日本水俁病等八大公害,人類就付出了很多沉重的生命代價。我國2005年發生的松花江水污染事件也進入了世界環境保護史。學習借鑒人類文明的共同成果,為我所用,可以少走彎路,少付代價。
內因是變化根據,外因必須通過內因而起作用的原理也要求我們,對國際環境保護經驗要堅持拿來主義,而不能照抄照搬,搞克隆主義、復制主義,也決不能搞洋教條。中國特色環境保護新道路一定要堅持并自覺運用內因決定論這個科學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作指導,不斷獨立自主地開拓前進。
5、辯證唯物主義認為,全局是由局部構成,局部是全局的一個部分、一個發展階段,沒有局部就沒有全局。全局不是局部的簡單相加,而是統率局部,對事物起決定性作用。正確處理局部和全局的關系就要統籌兼顧。
圍繞中國特色環境保護新道路這個全局,就是要正確處理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當前與長遠、政府主導與市場推進、中央與地方、城市與農村以及區域之間環境保護六大關系,統籌兼顧這些關系。這六大關系,都是不協調和沖突,也是矛盾。矛盾構成了整個世界,世界每天發生多少矛盾和沖突,如恒河沙數。世界一刻也少不了矛盾,離開矛盾就沒有這個世界。舊矛盾解決了,新矛盾還會出現。六大關系、六大矛盾、六大問題是不斷發展變化的,結合新的實際和情況,加以解決和轉化,發展中國特色環境保護新道路。
中國特色環境保護新道路堅持全面推進重點突破的總體思路,是做好新形勢下環境保護工作的重要保證,體現了全局與局部的辯證原理。實施全面推進重點突破,就是把保障群眾飲水安全作為首要任務,把防治水、空氣和土壤污染作為重中之重,把污染減排作為當前環境保護的中心工作,大力建設先進的環境監測預警體系和完備的執法監督體系,認真執行環境影響評價、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環境目標責任制三項制度,積極加強環境政策法制、宣傳教育、科學技術、國際合作四項工作,全面開展思想、作風、組織、業務、制度“五大建設”。全面推進重點突破的整體思路,不是回到過去環境保護工作思路的原點,而是環境保護工作螺旋式上升、否定之否定中發生的質的飛躍。
綜上所述,中國特色環境保護新道路就是要在落實科學發展觀中,加快環保歷史性轉變,在轉變中改革,在改革中繼承,在繼承中創新,在創新中實踐,在實踐中協調,在協調中發展,有所作為,努力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堅持辯證唯物主義觀點,學會按唯物辯證法辦事,下大力氣協調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關系,不斷推動又好又快發展。
三、中國特色環境保護新道路體現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
歷史唯物主義是關于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的科學。它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認為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反映社會存在。認為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是創造人類歷史的真正動力。認為人類社會是在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矛盾推動下,不斷從簡單到復雜、從低級到高級發展的。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一起構成了馬克思主義哲學嚴密的科學體系和完整的世界觀。中國特色環境保護新道路不僅體現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精神,并在中國特色環境保護實踐中堅持它、豐富它、發展它。
1、歷史唯物主義認為,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以人為本是馬克思哲學關于人民主體性的具體體現。環境保護工作始終要心中想著老百姓,服務人民群眾,發展依靠人民群眾。真正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胡錦濤同志指出,相信誰、依靠誰、為了誰,是否始終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是區分唯物史觀和唯心史觀的分水嶺,也是判斷馬克思主義政黨的試金石。堅持人民主體性觀點,以人為本,一方面,環境保護工作就要以最廣大人民利益為環境保護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關愛最廣大人民的生命健康,服務最廣大人民,解決最廣大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環境問題,解決人民群眾反映迫切的現實環境問題——飲用水污染、空氣污染、噪聲污染、土壤污染等等,是我們環境保護工作義不容辭的責任,不斷滿足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環境質量需要。另一方面,環境保護就要依靠最廣大人民,尊重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的創造力和主動性,建立健全公眾參與的體制和機制,推動公眾參與環境保護不斷深入。以民為本、公眾參與是環境保護的重要方針。
2、歷史唯物主義認為,一定的生產方式制約著自然環境對社會發展的作用,主要受社會制度、生產力發展水平和發展方式的制約。自然環境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不可缺少的物質條件。現階段,要充分發揮自然環境作用,必須尊重自然規律,最關鍵的是協調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兩者之間的關系。
自然環境也叫自然力。從宏觀上看,只有有效地保護自然環境,使自然力更大限度地持久地變為現實的生產力,才可能更好地借助自然界,來滿足人類自身的發展需要,經濟才能穩定持續發展。人類和自然環境之間的物質轉化規律是人類生存和發展必須遵守的客觀規律,人們只能認識規律,而不能消滅規律。經濟發展是人類生活水平高低的問題,保護自然環境則是能否生存的問題。自然環境與經濟發展的核心,首先是經濟發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不可能以停止發展的方式來保護自然環境,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也絕不能寬容污染自然環境。
自然環境對人類社會來說,它自身是具有凈化功能的,具有自我恢復、自我調節、自我修復、自我發展的自組織功能。進一步說,自然環境系統在人類減少的污染和破壞的情況下,是可以恢復自身強大的凈化功能的,恢復自然自身的生態平衡。這是自然的規律,破壞自然規律,必然遭受自然規律的懲罰。尊重自然規律,用人文關懷來善待自然環境,在利用工程技術手段的同時,要充分發揮自然的凈化能力、自我修復能力、自我調節能力、自我發展能力。對環境保護工作來說,這是成本低、效率高,長遠看更加科學合理的途徑。目前尊重自然規律,發揮自然凈化功能、修復功能、調節能力的主要手段和方式是“休養生息”和“揚湯止沸、釜底抽薪”。
胡錦濤同志在安徽視察淮河的時候向全國發出了號召,要讓全國的江河湖海“休養生息”。“休養生息”就是要給水環境以必要的時間和空間,發揮水生態系統的自我修復、自我調節、自我更新功能,使生態生產力得以恢復、發展,使生態系統由嚴重“失衡”走向“平衡”,進入良性循環,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對不堪重負的江海湖泊給予人文關懷實施“休養生息”,看似無為,實則是一種由無為而達到無不為境界的有效路徑。“休養生息”強調環境保護工作要尊重自然規律,發揮自然自身的凈化和修復功能是節約投資、降低治理成本、提高效率的重要途徑。
藍藻出現了,進行人工打撈,就像水開了,倒上冷水,叫“揚湯止沸”。截住造成藍藻產生的污染源頭,就像抽掉鍋底下呼呼燃燒的薪柴那樣,叫“釜底抽薪”。“揚湯止沸”是治標措施,它重點解決眼前問題,見效快,是暫時措施,并不能從根本上改變環境質量;“釜底抽薪”是治本措施,它圍繞長遠抓住關鍵,見效慢,周期長,是長遠措施,將從根本上徹底地改善環境質量。因此,環保既要著眼眼前行動,又要考慮到長遠舉措,既要把眼前的一些矛盾問題解決好,又要圍繞長遠從根本上改善環境質量,所以在環境保護措施上既要治標又要治本。
四、在實踐中探索中國特色環境保護新道路
實踐的觀點是馬克思主義認識論首要的和基本的觀點。實踐是人們有目的地改造客觀世界的物質活動,是人類社會特有的存在方式。一切從實際出發,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和發展真理,這是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
1、實踐是檢驗和發展真理的主要環節,是探索中國特色環境保護新道路的根本途徑。
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實踐既具有認識論意義,又具有世界觀意義。人的正確思想從哪里來?只能從社會實踐中來。實踐高于認識,因為它不但具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還有直接現實性的品格。
馬克思在《關于費爾巴哈提綱》中說,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問題在于改變世界。改變世界的根本途徑是社會實踐,目的是達到主觀與客觀、認識與實踐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通過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辯證過程,每一次認識的循環往復,都使我們進一步接近了真理,從相對真理走向絕對真理。必然王國是人們由于對規律無知或知之甚少,受規律束縛的一種狀態。自由王國是人們擺脫盲目必然性的奴役狀態,隨著人的能動性的不斷發揮和自由的不斷發展,成為自己社會關系的從而也成為自然界的自覺主人這樣一種狀態。譬如對于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通過實踐,我們就會從沒有經驗到有經驗,從有較少的經驗到有較多的經驗,從建設“兩型社會”這個未被認識的必然王國,到逐步地克服盲目性、認識客觀規律,從而獲得自由,在認識上出現一個飛躍,到達自由王國,從而會把“兩型社會”建設推向一個新的階段。人類歷史就是通過實踐活動不斷從必然王國到自由王國的演進過程。
2、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勇于變革、勇于創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滯,探索中國特色環境保護新道路。
解放思想是指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打破習慣勢力和主觀偏見的束縛,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使思想和實際相符合,使主觀和客觀相符合,就是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就是要有一種時不我待、奮發有為、奮起直追的精神,勇于變革、敢于創新,就要理論創新、實踐創新、改革創新,以更廣的視野、更大的勇氣、更足的干勁,努力探索中國特色環境保護新道路。
在探索中國特色環境保護新道路中,要創新實踐,采用新辦法,才有探索的價值。解放思想,要大膽地試、大膽地闖,允許犯錯誤,但不允許犯同樣的錯誤。尤其是對于像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試驗區探索來說,試驗區過去沒有,現在的辦法又不行,又不能畏首畏尾、喪失發展機遇,就要不斷試驗,不斷實踐,試驗就可能出錯。西方現代哲學家波普爾認為自然科學理論中都包含著潛在的錯誤,自然科學就是在不斷發現錯誤中、不斷在被證偽中永無止境地發展的。因此,有了錯誤不要緊,那是向前發展的動力。探索新道路付出一定的代價是應該的,因為沒有人走過。錯誤是通往真理的路標,重復犯錯是通往泥潭的一條死路。尊重基層科技人員和基層干部群眾的首創精神,這是探索中國特色環境保護新道路的必備條件。
3、建設生態文明,統籌人與自然關系,積極探索中國特色環境保護新道路。
當前人與自然的矛盾十分尖銳,落實科學發展觀、統籌人與自然的關系十分迫切。十七大報告指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存在的主要矛盾中重要的一條,就是經濟增長的資源環境代價過大,提出了建設生態文明的奮斗目標。這個代價過大的問題要靠建設生態文明解決,體現在積極探索中國特色環境保護新道路的進程中。
人類歷史就是文明進化的歷史。農耕文明時期人類主要處于敬畏自然、依賴自然,同時改造自然的時期。總體上由于生產力水平低,科學技術不發達,社會經濟發展總量小、層次低,自然生態環境自我修復能力還很強,人與自然的關系整體上還是協調的。工業文明以來,隨著生產力的不斷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人類改造自然的能力空前強大,人們對自然的認識由畏懼、依賴向無視、主宰轉變,無視自然生態規律,盲目征服自然、榨取自然,急功近利成為社會主流,由此帶來了嚴重的生態環境問題。
生態文明是以尊重和維護自然為前提,以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和諧共生為宗旨,以建立可持續的生產方式和消費方式為內涵,引導人們走上持續、和諧、發展的文明之路。它強調人與自然的相互依從、相互促進、共生共榮,追求人與生態和諧。人與自然要平等相處、和諧相處、友好相處。生態文明不同于傳統意義上的污染控制和生態恢復,是對工業文明弊端的揚棄,是不斷探索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過程。中國特色環境保護新道路就是按照生態文明建設的要求,建設全防全控的防范體系、高效的環境治理體系、完善的環境政策法規標準制度體系、完備的環境管理體系,努力形成生態文明建設要求的生產方式和消費方式,推進可持續發展的體制機制,大力發展循環經濟,重點抓好重點流域水污染治理,讓江河湖海休養生息,恢復生機。歸根結底,我們中國特色環境保護新道路就是建設生態文明,形成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人與自然關系和諧的文明道路。
總之,中國特色環境保護新道路是理論和實踐的有機統一,是極具探索性的實踐活動,充滿了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哲學意蘊。
上一篇:天然氣專用尼龍管面世
下一篇:什么是計量式色母機